安不忘战,忘战必危
丰碑永驻,薪火长传
今天是9月18日
是国耻日
也是中华民族的觉醒之日
90年前
1931年9月18日夜
来自北大营方向的爆炸声
惊醒了还在睡梦里的人们
日本关东军悍然炸毁南满铁路铁轨
炮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
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就此爆发
这是改变近代中国历史
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大事件
资料图:1931年9月19日凌晨,日军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3小时后,有准备的日军步兵冲进北大营。图片来源:中国军网
侵略者的铁蹄跨入家门
4个月
东北128万平方公里全境沦陷
3000多万百姓沦为亡国奴
多少人流离失所
多少人妻离子散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一曲《松花江上》
唱不尽东北民众
痛失家乡、惨遭奴役的悲愤
14年抗战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血肉之躯
前仆后继、共赴国难
14年间
从松花江畔到卢沟桥旁
从东北沦陷到全面侵华
无数中华儿女
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以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以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以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谱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战史诗
杨靖宇、赵一曼、佟麟阁、张自忠……
无数英雄的中华儿女
他们也曾为人父母、子女、爱人
但国之不国,何以为家?
为了救亡图存
他们毅然壮士出征,力战沙场
14年
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英雄的中国人民
没有被困难打倒!
更不会在屈辱面前低头!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
这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资料图:重庆大轰炸遗址前悬挂纪念“9.18”勿忘历史、振兴中华标语。图为大轰炸遇难者的亲人默哀。陈超 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今天
当沈阳再度拉响刺耳的防空警报
那是在警示后人
90年前的国耻,不能忘、不敢忘!
资料图:江苏扬州百名大学生在学校体育场摆出了“918”、“勿忘国耻”等字形,以此方式呼吁民众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孟德龙 摄
“九一八”
一块中国人心底无法愈合的伤疤
一段亿万华夏儿女无法忘却的纪念
国之兴亡、匹夫有责
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勿忘国殇
就要不畏艰险、凝聚奋斗精神
吾辈自强
就要同心协力,砥砺民族复兴!
1931→2021!
1931—2021 历史再次刻印下新的时间坐标 90年前那刻骨铭心的屈辱 却一刻也不曾忘、不敢忘、不能忘!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门前的残历碑 侵华战争 蓄谋已久 生灵涂炭 血染山河 1931年9月19日晨,日军在沈阳外攘门上向中国军队进攻。 日军侵占沈阳城后,耀武扬威地站在城头,悬挂起日本国旗。 坚强政党 发出号召 危难时刻 奋起反抗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之一部。 千万英烈,共赴国难 但行义事,不问生死 他是杨靖宇 1932年,杨靖宇受党中央指派 来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 历任抗联总指挥、政委等职 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 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 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日军将杨靖宇遗体解剖后 发现其胃肠里一粒粮食也没有 见到的只是 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 她是赵一曼 别子从戎奔赴东北抗日 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 一次激战中赵一曼受伤被俘 带着对儿子的无限深情 从容就义 年仅31岁 “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 他是赵尚志 一个连敌人都敬畏惧怕的抗日将领 在一次游击战中被俘后 面对敌人威逼利诱、严刑拷打 他狠狠瞪住敌人,痛骂敌寇 穷凶极恶的敌人 割下了赵尚志的头颅 他牺牲时年仅34岁 1938年10月上旬 东北抗联第5军妇女团8名成员 为掩护大部队突围 与日伪军展开激战 在背水作战至弹尽的情况下 女战士们誓死不屈 她们毁掉枪支 挽臂涉入乌斯浑河 高唱着《国际歌》 集体沉江,壮烈殉国 牺牲时 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 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抗战浮雕 痛定思痛 砥砺前行 大国崛起 迈向复兴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